Dimanche 21 Octorbre 2012
最近聯合報的名人堂不少文章很能說出時弊
今天20121021這篇出自陳立恆先生
他的重點
一、今天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是因固步自封;之前,臺灣人賺天下財是因為政府企業群策 群力,把世界當市場,從有限畫出無窮。
二、以文創為例,目前檯面上所見,較具規模的大都是展演空間、商場餐飲、豪宅旅館等,偏內需,如此改善經濟體質無異緣木求魚。
三、作者有鑑於此,研發提出計畫,只苦於無適合場域,向政府申請文創產業發展用地,可惜,該案在總統府、行政院、市政府之間延宕輾轉,一談及土地,相關單位皆擺出一付深怕招惹瓜田李下的態度。
四、巧的是,被打回票不久,財政部竟研擬起雙北市500坪以下國有土地解禁標售,面對如此艱難時刻,政府只想到變賣稀有公共資源籌措,卻不力求利用資產轉化成GDP,既然標售國有地給財團蓋樓炒房,不算圖利少數,為相對弱勢又關乎國本的重點產業尋地,竟避之惟恐不及。
五、推動文創產業化與國際化,自然不可能有賣地求現的輕而易舉,而這個文創計畫的碰壁,恰恰說明了政府還沒認清國家產業結構轉型的知易行難,目前在施政上欠缺遠見與堅持。
政府施政只想短視近利檢便宜挑輕苦(臺語),不碰重大政策,才會賣祖產求現,不然就打退休人員口袋的主意,討好財團最沒阻力又沒壓力,還可以被財團大大讚美,所有政策重商討好富人,不敢多所得罪,租稅減免外加各種名目的補助,吃得肥者越肥還不感謝政府,占國人大多數的新貧在政府眼中算什麼呢?又難取悅麻煩又多,不是吃的就是住的問題,一點都不高貴,和這些人站在一起一點不能增加他們的光采,整天3萬5萬小鼻子小眼睛,那像財團財產以幾10億幾百億計,現在的施政團隊想不看見他們都難,更何況是否有些趨攏呢?
熱門文章
-
Lundi 1 Stptembre 2025 算是見識了,也算是徹底接受人性真的是有劣根性這一面相,有些人真的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再凹,凹的說溜了嘴露出自己醜陋面貌不自知,因為白嫖慣了,大概是這樣吧! 可哀可嘆死到臨頭不自知~~ 有些人就是習慣在陰溝裡爬行~~
-
Mardi 2 Septembre 2025 不管是人生路上 或是登山
-
Mardi 2 Septembre 2025 @捷運紅線/民權西路站
-
Dimanche 12 Mai 2019 並沒有說年紀大就是老 只有妳這不行那不行什麼都不行不良於行的時候 才是老了 生命是由妳來決定要把它活成什麼樣子 而不是由年齡決定 所以 我的60歲 由我決定
-
Jeudi 4 Septembre 2025 女兒到非洲一個多月了,發生了很多飛躍進展,大大超出原來的預期;首先,小外孫女在飛機落地後沒多久就能從摸著物體站起來到能自己站立了,那個moment彷彿就發生在一瞬間,在我寫這篇部落格時,她已經可以從摸索著階梯自己下樓,到可以四處飛奔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以上轉載報章所載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非本人意見,本人現在看待事務有新視角,新觀點
回覆刪除這是十幾年前的文章了,審視文章內容不過就是向政府討資源罷了,説的好像在為廣大小民發聲,綁架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