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8.29(五)Vendredi 29
午安,感謝您提到一個關鍵詞:倡議者,初聽到時沒有特別感覺,還聯想到老憤青,但也感激提醒,倡議者不分年齡,卡爾馬克思,韋伯,一輩子都在倡議,是偉大的思想家。
是的,因之這樣的提醒,我靈魂深處的倡議如清清噴泉開始湧動,汨汨汩汩一波波不止息噴溢,漫湧,帶出我的生命力,讓我把我的遭遇不再視為災難,而是一份禮物,是一份黑金養分充足的泥土,讓我獲得必須有的養分,助我成長茁壯。
我開始回思過往,難道,我的苦是白受的嗎?
不,我獲得了巨大的成長成就與收穫,首先,這段歷程幫助我不再只專注在工作本身,之前我的認知是工作最重要的是專業,是理性思維,公私分明果敢果斷不被情緒綑綁左右,但是經過這一波職場霸凌,我開始注意人性,注意到我居然長達近廿年以來都是在遭受職場霸凌,這些人如水蛭一般以著各種各樣的理由把我當血包一樣的剝削吸血,而我無法質疑,找不到突破口。
這一段遭受職場霸凌的經歷,覺醒始於提起救濟後,然後,我深刻的覺得,這一段經歷很足夠公開提出來提醒有和我一樣遭遇的人注意自己的處境,許多事沒有理所當然,許多事件的發生不需要忍氣吞聲忍耐,勇敢面對,這些不友善的環境惡意的行為,有些甚至是觸法,違法,需要遭受法律制裁的。
所以,我開始進修臺大法律學分班選修必要的法律課程。
為了保護自己。
然後,也不再只是單一面向自以為理性的看待層級節制,現在,我更是全觀性的看待一整個系統,看待系統裡的組成份子,不可免的看待份子裡的人性,人性,始終是最大的問題,瞭解、對治,如公共政策所說,找對問題,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半。
然後有系統的分析組織的面向,組織的功能,這個組織系統存在的意義?它存在要解決甚麼樣的問題?它的功能?它提供的服務足夠不足夠支撐它存在的理由?它存在的必要性?成本效益分析下它是資產或是負債?黑字或紅字?或是雞肋?只是因為它的已經存在要整頓改革所費不貲,所以繼續容忍它的存在?
預算是納稅人的血汗錢,一分一毫都需要花在刀口上不容揮霍浪費,這一段時間,我仔細回思安置之後的所見所聞經歷所得,初步整理出這個機關的定位,它,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至少,不到需要以政府公部門組織存在的必要。
我初步歸納的理由說明如下幾點。
民營化不失為一種出路/這麼糟糕的機關,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全部業務contract out, outsourcing已足夠~~民營化的理由是因為
第一、所有的業務都太單一化,並不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體系才能運作。
第二、全部的業物都是由不同單位間整併而來的大雜燴大拼盤,單獨切割都不影響其他細胞的運作。
第三、本身不具專業,無單獨承作能力,幾乎全部仰賴外包。
第四、外包商的效率更高。
第五、機關功能只剩管理,但管理卻是所有職能的最弱項,是最欠缺的能力,因為不具這方面的專業,不懂也聽不懂這方面的語言。
第六、管理不善導致員工離職率高,肇因職場環境惡劣,沒有一個良好的職場環境作為誘因,員工尚未深入熟習業務之前即選擇離職,新人壓力加重,離職更快,業務品質更難優化,更加重惡性循環,有心留下改善環境貢獻的員工未獲善待反遭加害,導致劣幣迅速驅逐良幣,日積月累沉疴已久風氣已成積習難改。
第七、不需組改,不須整編,直接公司治理最快速。
第八、公股參與也可考慮。
最近發生的一些案例,更是驗證我的思維。
我會持續倡議,我也會將我的構思與我的老師討論,不排除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題目。
best regar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