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玉里很大的任務之一...倒垃圾~~
倒垃圾是個很大的學問,首先,自己要先做個重大決策:什麼物品該丟?什麼東西要留?看似簡單,實則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一群人是個極大的人性考驗,舉個簡單的例子,光光什麼物品要回收持續再利用或是要放到垃圾筒的分類就是個極燒腦的決定,再更具體一點的舉個例子說,已用過還乾淨或有殘留物的塑膠袋是要直接丟垃圾桶?還是先留著看有沒有再利用的機會?直接丟掉當然最簡單,但是當此塑膠袋氾濫但有時又不得不使用還沒找到替代物的時代,隨手的丟棄就是對地球母親造成極大的承載壓力,塑膠袋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分解分裂(compost)還原大地的時限很長,常常,一想到這個問題就怎麼也沒法隨手丟棄塑膠袋,非得要盡其所能的再次使用,例如洗乾淨包裝青菜放冰箱,洗乾淨放喝不完的飲料帶著走方便外出口渴時飲用,重複當外出食物的外袋,最常使用的便是垃圾桶的套袋...我已經盡可能不讓塑膠袋進屋,但漫無天際的塑膠袋還是隨地湧入,後來檢討發現罪魁禍首是購買物品的包裝都是塑膠袋防不勝防。
說了這麼多只是隨手舉例前置作業其實很耗時間,再要說的是,怎麼分類丟棄也是一個大問題。
舉回玉里的例子,整理出的物品有碎裂的水泥小火爐,脆裂的幾個塑膠洗臉盆,被颱風吹掉掉落地上的祈福燈,不亮的小燈泡,與小燈泡緊黏無法脫開的電源線,被水泡溼分離的畫框面板手工藝品,年代有點久遠的舊窗簾布...當然更不只此,隨手舉出五花八門的物品如何分類?如何回收?如何丟棄?
玉里鎮公所晚上定時有垃圾車上街清運,垃圾車有三類,一般垃圾,資源回收,廚餘,相較於這定時上街的垃圾車,我這十分複雜的腦袋覺得上午定點在統冠後門處理垃圾的服務更適合我這懶人,除了有一般垃圾車,有回收車,還有放置將近十個以上的籃子供民眾自主分類放入,有玻璃類,紙類,鐵鋁罐類,塑膠類,等等等等,如果民眾不知如何分類,現場有清潔隊人員隨時提供解說,並且熱心的清潔隊員隨時熱情的接過民眾的垃圾袋就直接幫忙處理,還是我說我自己來,不然他們就三兩下解決了,結果就是我一樣一樣的掏出來走來走去找位子丟,他們就和我大眼對小眼的看著這個奇異的都會女子怪異的行徑覺得新鮮有趣,沒辦法,我想學習,而且,我的物品我也想經我自己的手處理,和他們好好道別。
臺北市住有管委會的大樓,減少這一方面的費心,但相較公共事務的視角,我極力推崇玉里鎮公所在垃圾清運上的大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